一 [發音:yī,yi,yi1]
1.最小的正整數。見〖數字〗。
2.表示同一:咱們是~家人。你們~路走。這不是~碼事。
3.表示另一:番茄~名西紅柿。
4.表示整個;全:~冬?!??!菲桨??!葑尤??!淼暮?。
5.表示專一:~心~意。
6.表示動作是一次,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,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。a)用在重疊的動詞(多為單音)中間:歇~歇。笑~笑。讓我聞~聞。b)用在動詞之后,動量詞之前:笑~聲??础?。讓我們商量~下。
7.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,表示先做某個動作(下文說明動作結果):~跳跳了過去?!_把它踢開。他在旁邊~站,再也不說什么。
8.與“就”配合,表示兩個動作緊接著發生:~請就來?!f就明白了。
9.一旦;一經:~失足成千古恨。
10.“一”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末尾念陰平,如“十一、一一得一”,在去聲字前念陽平,如“一半、一共”,在陰平、陽平、上聲字前念去聲,如“一天、一年、一點”。本詞典為簡便起見,條目中的“一”字,都注陰平。
11.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,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,相當于簡譜的“”。見〖工尺〗。
組詞/組句和成語
來源于新華字典·百度漢語
漢語數詞 | |||||||||||||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數字 | 位 | 復合 | ||||||||||||||||||
0 | 1 | 2 | 3 | 4 | 5 | 6 | 7 | 8 | 9 | 10 | 102 | 103 | 104 | 108 | 1012 | 20 | 30 | 40 | 200 | |
小寫 | 〇 | 一 | 二 | 三 | 四 | 五 | 六 | 七 | 八 | 九 | 十 | 百 | 千 | 萬 萬 |
億 億 |
兆 | 廿 | 卅 | 卌 | 皕 |
大寫 | 零 | 壹 | 貳 貳 |
參 叁 |
肆 | 伍 | 陸 陸 |
柒 | 捌 | 玖 | 拾 | 佰 | 仟 | 萬 萬 |
億 億 |
兆 |
惟初太始,道立於一,造分天地,化成萬物。凡一之屬皆從一。 ——《說文解字》 |
惟初大極。道立于一。造分天地?;扇f物。漢書曰。元元本本。數始于一。凡一之屬皆從一。一之形。于六書為指事。凡云凡某之屬皆從某者、自序所謂分別部居、不相雜廁也。爾雅、方言所以發明轉注假借。倉頡、訓纂、?熹及凡將、急就、元尚、飛龍、圣皇諸篇。僅以四言七言成文。皆不言字形原委。以字形為書。俾學者因形以考音與義。實始于許。功莫大焉。于悉切。古音第十二部?!鸱沧⒀砸徊?、二部、以至十七部者。謂古韻也。玉裁作六書音均表。識古韻凡十七部。自倉頡造字時至唐虞三代秦漢、以及許叔重造說文曰某聲、曰讀若某者。皆條理合一不紊。故既用徐鉉切音矣。而又某字志之曰古音第幾部。又恐學者未見六書音均之書。不知其所謂。乃于說文十五篇之后。附六書音均表五篇。俾形聲相表里。因耑推究。于古形、古音、古義可互求焉。 ——清·段玉裁《說文解字注》 |
《子集上》《一部》 一 〔古文〕弌《唐韻》《韻會》於悉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益悉切,??漪入聲?!墩f文》惟初大始,道立於一。造分天地,化成萬物?!稄V韻》數之始也,物之極也?!兑住だM辭》天一地二?!独献印さ赖陆洝返郎?,一生二。 又《廣韻》同也?!抖Y·樂記》禮樂??政,其極一也?!妒酚洝と辶謧鳌讽n生推詩之意,而爲內外傳數萬言,其語頗與齊魯閒殊,然其歸一也。 又少也?!额佈又ねフa文》選書務一不尚煩密?!逗纬刑臁ご痤佊兰螘犯`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。 又《增韻》純也?!兑住だM辭》天下之動貞夫一?!独献印さ赖陆洝诽斓靡灰詼[,地得一以寧,神得一以靈,谷得一以盈,萬物得一以生,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。 又均也?!短茣ぱζ絺鳌繁z完礪,徭賦均一。 又誠也?!吨杏埂匪孕兄?,一也。 又正一?!短茣に抉R承楨傳》得陶隱居正一法,逮四世矣。 又一一?!俄n非子·內儲篇》南郭處士請爲齊宣王吹竽。宣王悅之,廩食以數百人。湣王立,好一一聽之,處士逃?!俄n愈詩》一一欲誰憐?!短K軾詩》好語似珠穿一一。 又《星經》天一星,在紫微宮門外。太一星,在天一南半度。 又太一,山名,卽終南山。一名太乙。 又三一?!肚皾h·郊祀志》以太牢祀三一?!对]》天一,地一,泰一。泰一者,天地未分元氣也。 又尺一,詔版也?!夺釢h·??蕃傳》尺一選舉?!对]》版長尺一,以寫詔書。 又百一,詩篇名,魏應璩著。 又姓,明一炫宗。 又三字姓。北魏有一那婁氏,後改婁氏。 又一二三作壹貳叄?!洞髮W》壹是皆以修身爲本?!妒酚洝ざY書》總一海內?!肚皾h·霍光傳》作總壹?!读鶗省方裎┴斢贸黾{之簿書,用壹貳叄以防姦易。 又《韻補》葉於利切,音懿?!蹲笏肌嵌假x》藿蒳豆蔲,薑彙非一。江蘺之屬,海苔之類。 又葉弦雞切,音兮?!秴⑼酢钒渍呓鹁?,黑者水基。水者道樞,其數名一。——《康熙字典》 |
指事字,以一橫代指數字一。
商代文字 | 西周文字 | 春秋文字 | 戰國文字 | 《說文》 (東漢) | 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金文 | 甲骨文 | 金文
|
金文 | 金文 | 楚系簡帛 | 秦系簡牘 | 古文
|
小篆
|
![]() |
![]() |
![]()
|
![]() |
![]() |
![]() ![]() |
![]() |
![]()
|
![]()
|
|
|
簡體與正體/繁體 |
一 | |
---|---|---|
異體 | 壹 財務 弌 |
查閱自網址:Baxter-Sagart Old Chinese reconstruction (Version 1.00, 20 Feb. 2011),查閱日期 2012-12-04。
|
韻圖 | |
---|---|
字 | 一 |
讀音 # | 1/1 |
聲 | 影 (34) |
韻 | 質 (48) |
調 | Checked (?) |
開合 | Open |
等 | III |
反切 | 于悉切 |
擬音 | |
鄭張尚芳 | /?i?t?/ |
潘悟云 | /?it?/ |
邵榮芬 | /?jet?/ |
蒲立本 | /?it?/ |
李榮 | /?i?t?/ |
王力 | /??t?/ |
高本漢 | /?i??t?/ |
推斷官話讀音 | yi |
白一平–沙加爾 系統1.1 (2014) | |
---|---|
字 | 一 |
讀音 # | 1/1 |
現代北京音 (拼音) |
yī |
構擬中古音 | ???jit?? |
構擬上古音 | /*?i[t]/ |
英語翻譯 | one |
Notes for Old Chinese notations in the Baxter–Sagart system: * Parentheses "()" indicate uncertain presence; |
鄭張 系統 (2003) | |
---|---|
字 | 一 |
讀音 # | 1/1 |
No. | 14833 |
Phonetic component |
一 |
Rime group |
質 |
Rime subdivision |
2 |
Corresponding MC rime |
一 |
構擬上古音 | /*qliɡ/ |
一
|
|
一
(1年級漢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