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周 發音/讀音: [ xī zhōu ] 筆畫總數: 繁體字:西周 西周 [發音:xī zhōu,xizhou,] 朝代,公元前1046—公元前771,自周武王(姬發)滅商起,至周平王(姬宜臼)東遷前一年止。建都鎬京(今陜西西安西南)。 來源于新華字典·百度漢語 漢語 寫法 規范字(簡化字):西周(中國大陸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) 繁體字:西周(中國大陸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) 國字標準字體:西周(臺灣) 香港標準字形:西周(香港、澳門)讀音 官話 (拼音):Xīzhōu (注音):ㄒㄧ ㄓㄡ 粵語 (粵拼):sai1 zau1 贛語 (維基詞典):xi1 ziu1 客家語 (四縣, 白話字):S?-ch? (梅縣, 客家話拼音):xi1 zu1 晉語 (維基詞典):xi1 zou1 閩東語 (平話字):S??-ci? 閩南語 (白話字):Se-chiu 吳語 (維基詞典):xi tseu (T1) 湘語 (維基詞典):si1 zhou1 北方話 (官話) 拼音:Xīzhōu 注音:ㄒㄧ ㄓㄡ 國語羅馬字:Shijou 通用拼音:Sijhou 國際音標 (幫助):/?i?? ???o????/ 同音詞:[展開/折疊]編輯稀粥西周西州 粵語 (廣州話)粵拼:sai1 zau1 耶魯粵拼:sāi jāu 廣州話拼音:sai1 dzau1 廣東拼音:sei1 zeo1 國際音標 (幫助):/s?i??? t?s?u???/ 贛語 (南昌話) 維基詞典:xi1 ziu1 國際音標 (幫助):/?i?2 t?s?u?2/ 客家語 (四縣話,包括苗栗和美濃) 白話字:S?-ch? 客家語拼音:xi′ zu′ 客家話拼音:xi1 zu1 國際音標: /?i2??11 t?su2?/ (梅州話) 客家話拼音:xi1 zu1 國際音標:/?i?? t?su??/ 晉語 (太原話)+ 維基詞典:xi1 zou1 國際音標 (舊式):/?i11 t?s?u11/ 閩東語 (福州話) 平話字:S??-ci? 國際音標 (幫助):/s??? (t?s-)?ieu??/ 閩南語 (福建: 廈門, 泉州, 漳州) 白話字:Se-chiu 臺羅拼音:Se-tsiu 普實臺文:seciw 國際音標 (泉州):/se33 t??iu33/ 國際音標 (廈門, 漳州):/se???22 t??iu??/ 吳語 (上海話) 維基詞典:xi tseu (T1) 國際音標 (幫助):/?i?? t?s?21/ 湘語 (長沙話) 維基詞典:si1 zhou1 國際音標 (幫助) (舊式):/si33 t???u33/ 國際音標 (幫助) (新式):/?i33 t?s?u33/ 釋義 翻譯 翻譯 俄語:1) Западная Чжоу (династия Чжоу до переноса Пин-ваном столицы в Лоян); 2) Сичжоу (фамилия)